八卦一下我不温不火的高三,竟然……

2023-11-20 15:46:05

八卦一下我不温不火的高三,竟然.........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对于高2023级的学弟学妹来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弹指间将成为过往被封存在记忆的深处。不管了,高三,爷来了!

很多学弟学妹一上高三就有点如临大战的感觉,不进则退,前方一切都是未知数。学长认为大可不必,你们所拥有的状态和心理,学长当年也有,这些都是正常的,是高三学生常有的心理。

今日学长就给大家八卦一下当年的高三吧!

我读书的时候,高三的教室里始终都是忙碌的,日光灯下正在晚自习的教室,只剩下沙沙的写字翻书声,纵使全班坐满了人,课本字典和卷子堆得满满当当,自己还是会有一种深深的落寞。似乎是众人都有方向,唯独自己坐在教室里是那么的另类。眼前这明明是一场千军万马齐发的长途拉练,自己却踽踽独行,是不是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

我每天早上6点默默起床,穿衣服,收拾好出门。去学校食堂买两个馒头,一瓶酸酸乳,穿过清晨薄薄的雾,爬上高三教学楼,走进高三六班的教室,开始叽叽哇哇地背书,整个人机械式地活着。

教室里的“资料”被折了又折,画了红圈表示要注意的地方又会被画上一个绿圈。整个资料上都是圈圈点点的,笔芯换了又换,一切都在为高考打着转儿。

高三的时候大家的情绪都变化无常,老师讲题时一个无意的口误都会惹得大家狂笑许久,几场考试下来几家欢喜几家愁,喜怒哀乐各自留。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贴着上一次月考的成绩,单科前十用大红色纸,全年级前100用粉红色纸,那些被量化的成就感和自尊心,用数字和排名标记出来,公布于众。

很多次在没有人的时候,学长久久地凝视着那些名字,就是没有看见自己的名字,默默地计算着自己到达某个名次的可能性。

那段时间是我至今为止,生命中情绪起伏最大的一段时间,学长的母亲看着我整日心不在焉的,心里面很不是滋味。父亲终日在外面务工,为的是能够补贴家用,让家里的日子更好过一点,母亲问我最近有什么烦心事吗?我平静地说没事,自己强忍着没有说出口,高考时间越来越近了,自己的成绩还是那么摆不上台面,大学离自己好像太遥远了,难道自己就和大学没有缘分了吗?

总之,在那些时间里,我们几个好哥们经常靠在栏杆上吹着晚风,诉说着各自心仪的学校和没有着落的未来。在高三这么忙碌的日子里,我们几个雅兴还算好,依旧潇潇洒洒谈笑风生,内心确实那么的无助。

为了让自己更在状态,我早起晚睡,拼命刷题,让自己在绝处中亢奋起来,我的高三是和自我意志进行决斗,我是想和那些不可能做最后的努力与挣扎。我相信有一天我一定会为自己感到骄傲。我最后能够考进一所211高校,和我邻居的影响分不开。

还记得我的好朋友,也算是玩伴吧,也是我的好邻居,我们都是住在一个村的。他高四那年我才高二,有一次我去她复读的学校看她。我转了几次车才到达她上学的学校,天空下着雨,满目清凉的绿色,我撑着伞在教室外等她,教室外有一面矮墙,爬山虎环绕四周,鲜艳的绿与中间红得醒目的高考倒计时交相辉映,触目惊心。她正上着英语课,老师机械式地念着试卷选项,教室里的同学们松散的回答声穿过厚厚的试卷垒成的墙,朝我的耳朵扑面而来。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感受高三的学习氛围,这样压抑的学习氛围让我一下子对高考恐慌了起来,那种“阴影”仿佛挥之不去,萦绕在脑海里。

下课后,晓丽出来了,也就是我要拜访的主人公。她高兴地尖叫起来,“你怎么来啦?”晓丽大声叫道。我说:“我们放周末,好久不见你了,过来看看,顺便给你一个惊喜。”,晓丽高兴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地和我攀谈起来,我们有说有笑,她消瘦不少,拍拍我的肩膀,边说领着我去饭堂打饭。说起生活琐碎,说起模拟成绩,说起复读生住的那被隔离开的偏远旧宿舍,晓丽就八卦个不停。

她坦言高三那年是她最堕落的时候,刚开始是侥幸,觉得自己很聪明,就像“龟兔赛跑”的故事里面兔子骄傲的心态是一样的,她相信自己一定能赶得回来,累了就疯狂地看小说,消遣消遣,这是必须滴。待到成绩一出来,惨不忍睹。

其实,从内心深处来讲,我知道这不是晓丽想要的,晓丽小时候确实冰雪聪明,家里对他寄予很高的期望。我们像兄妹,也像情侣,说不清道不明,有点姐弟恋的味道了。很明显当年高考考得是不尽人意。现在算是“改邪归正”了,在好好复读了,她说:“自打进了复读班,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我要上大学,我要去大城市施展才华,那些年虚度的光阴,我一定要用百倍努力去填补,不久的将来你也要参加高考了,我们一起加油,我在大学等你。”听着这些话语,我热血澎湃,我觉得我现在太仰慕晓丽了,我也要进步,顿时我就觉得晓丽一下子变成了真正的大人,具有了成熟女人的潜质。

晓丽的二战结果不错,考上了一所211学校,大学期间还经常与我保持联系,鼓励我要好好学习,晓丽是我们村的骄傲,也是我的骄傲。

我现在高三了,我身边有一些复读过的人,他们并不避讳自己记忆里多出来的那一年,考上大学比什么都好。这些人中中有个共性:进了大学之后往往更加努力,更有勇气更敢拼,对于所得的一切也更加珍惜。没有人知道他们在本不该多出的那一年里发生了什么,可是我知道他们中大部分的人都很优秀。就像晓丽那样的,不论是友情,还是爱情的力量,我终究得感谢和晓丽那段真诚质朴的谈话,唤起了我对大学的强烈欲望。

其实当年的我也就是心理素质很差,努力一番不见起色,对自己的心仪学校就心生怀疑了,或者说望着高三繁重的学业,还没有开始就有点要“投降”的意味了。自己想要好的成绩,却没有迈出坚实的步伐,没有去寻找解决的方法,禁锢在自己的思想圈里,最后通过和邻居晓丽的谈话,获得了“新生”!

学长给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学弟学妹提几点意见: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在美留学教育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