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了,我的三战,以男友说出的分手充当休止符。
大家好,我是小白。今天周六,和你分享一个投稿故事,通过这篇故事,可以放松下,也可以鞭策下不够自律,复习进度一拖再拖的那个自己。
从充满梦想到囿于现实只需要两年,在用跑都还嫌慢的20多岁却极尽奢侈。我与男朋友,或许就是别人口中的金童玉女——体育生与艺术生的组合,不知收获了多少“好配”的评价。但就是这样的我们,最终败给了我不愿放弃的考研沉没成本。
我既放不下曾经奋斗的两年,也控制不住爱玩的心。而已经考上了研究生的他,最终被我一次又一次地“说一套做一套”逼走了。
我还记得大四时一起在图书馆学习的样子。那是我们一起学习的一战,痛苦时一直有他陪我,落榜也是。
在我痛哭不止的时候,他仍然忍着自己的那一份伤痛安慰我,我当时觉得,可能也只有他能包容我了吧。
二战:想要和他在一起
第二年,我们都选择了在职考研。给小孩教琴的日子虽累但也充实,还有着不低的课时费。有时我也会想,好像我现在已经在职场了,我真的还要继续考吗?但是看着他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看书的样子,我说不出口。
这一年,我收获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他考上了,坏消息是,我的分数比第一年还要低。
调剂时我们满怀希望又绝望地盯着屏幕,结局在我可预料的范围内落下帷幕。
考研就是非常神奇,即使我并没有拼尽全力,但是在得知自己失败的时候还是会难受到无以复加。
然而他也并没有因为我二战的心不在焉过多指责我,而是认真地帮我分析原因。
再一次,我希望我能有与他相匹配的学历,所以我开始了我的三战。为了向男朋友表达我的决心,我把工作辞掉了。
四月初的时候,我认识了一群同专业的研友。在她们的盛情邀请下我们还“面基”了。在两年持续笼罩的压抑下,我突然觉得找回了刚进入大学时的快乐。
考研对我是药,能够缓解我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但它需要小火慢熬,解不了我眼前的空虚和困顿。于是我开始了白天学习、晚上和小伙伴们一起聊天休息的日常,从线上约到线下,从图书馆约到酒吧——在哪里都是放松,何不放松的彻底一点呢?
而他却不这样认为。以前不会说的一些话他开始说出口,讲道理的话也变成了带着情绪的指责。他确实考上了研究生,但这就是他可以居高临下的资本吗?我们的争吵变多了,因为他觉得我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去与他人交往——是狐朋狗友,而不是休息。我也崩溃了,我以为他还能像以前那般继续体谅我……
日子就这样持续到了八月,我不再在意他紧皱的眉头,却开始有意识地妆越画越浓。直到昨天,他在我深夜回家时拉着自己的行李箱,笑着看我,就像大四一起学习时那般,只是眼底另多了一些疲惫和失望。
如果他眼里有摄像机,播放出来的片段一定是我充满错愕和出现懊悔的表情。他说他累了,因为每次说到却不做到的学习任务,因为夜夜笙歌的酒吧蹦迪,因为从来都只活在当下、拒绝延迟满足……我只能听着,因为一句都无法反驳。“分手”两个字钉住了我的脚步。我没有挽留他,或者说不能。
天边出现的朝霞提醒我已经呆呆地站了很久。揉揉早已酸软的膝盖,打开了手机却一条消息也没有。
几个小时之内,我在我脑中回想了我们在一起的几年,好像大部分时间都有着“考研”的影子。
如果我早些放弃考研工作,或许我已经能让自己活得足够好;如果我努力学习,或许我已经在期待研究生生活的美好;如果我以对得起自己未来的方式生活,或许他也不会选择离开。
但是我已经与这些美好失之交臂。所以相比两年前,我还是当年的我,他却已经是全新的他了,一个我已经追不上的他,而且这种追不上不仅限于学历。
灯红酒绿的当下,让我迷失了最初的愿望。一开始,我想要考上研究生;第二年,我想跟他在一起;第三年,我只活在了眼前的享乐中,优柔寡断成了一路走来放纵自己的附赠。
习惯性的打开“小白考研APP”划了划最新的帖子,看到一位考研人深受病痛折磨的同时仍然坚定的努力着,我觉得我好像活成了一个笑话。世界每天都有人出现意外,我却掩耳盗铃着不想让自己的生活好过。
就当我也断了一次手脚吧。他用离开惊醒了我,愿我也要通过这篇文章的反思与过去做一个完美的告别,重新开始三年前的那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