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英亲属称谓语对比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 中教数据

2023-04-23 10:29:22

关键词:称谓语;差异;文化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112-01 一、引言 称谓语是语言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每一种语言因其文化背景不同而具有特定的称谓方式。尽管语言学家和学者对称谓现象作了很多研究,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中英文称谓方式差异的认识并不够清晰。这种认识的模糊性常常会引起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不快。Samovar(1998)认为,有效的交际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文化差异的认识上的。因此,对中英文称谓语的了解将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进行。中英文称谓语的差异体现在各个方面,其中又以亲属称谓语最为明显。 二、称谓语的定义 很多学者认为,称谓语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赵元任(2006)把称谓语分为称语和呼语。称语指人们直接用来称谓他人的词语;而呼语指人们提到某人时所用的词语。然而,田慧刚(1994)认为,从广义上来说,所有指代人、动物和物品的词语都是称谓语;从狭义上来说,称谓语指用来指称人的词语。本文仅从呼语角度对狭义的称谓语进行阐述。因此,本文中称谓语指直接用来称呼他人的词语。 三、中英亲属称谓语对比 汉英亲属称谓语都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两类;并且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它们的数量都是庞大的。但是,就称谓语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来说,英语是远远赶不上汉语的。 (一)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语 家庭就是中国人生活的核心。封建礼数和教义教会中国人将亲属间的权利和义务牢记于心。封建家庭中,长幼有序,内外有别。汉语中纷繁复杂的亲属称谓语不仅是辨别亲属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更是封建社会中等级观念的体现。 通常说来汉语亲属称谓语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区分姻亲和血亲,里外有别。在汉语中,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是不一样的称谓语,但是在英语中只有一个“grandparents”。第二,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语年龄区分明显。在中国家庭中,每个人对家庭都有他应尽的责任。年长者承担照顾年幼者的责任,年幼者要遵从年长者的意愿。中文中“哥哥”、“弟弟”区分明显,但英文中只有一个“brother”。第三,中文的亲属称谓语比英语要复杂得多。 (二)英语当中的亲属称谓语 和汉语相比,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语在数量上要少得多。我们在中文中往往可以找到多个对等的英文称谓语表达法。另外,一些英语亲属称谓语在表明两人之间的关系上并不是很明确。例如单词“cousin”。当Lu 在西方国家,最典型的家庭模式是核心家庭,即只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家庭。西方的儿童从小就学会了依靠自己。因此,在他们长大之后独立自由的 四、中西方亲属称谓语差异的文化根源 (一)不同的宗教信仰 在中国,并没有一个宗教像西方的基督教那样盛行。因此,有人认为中国没有宗教。但事实上儒教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没有圣经,但四书五经严格规定了我们该做什么又不该做什么。儒家思想塑造了中国人的思想、性格和情感。儒家思想认为社会应该是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每一个人都属于特定的等级,人们应该在自己等级允许的范围内生活,安分守己。但在西方,基督教奉行的是“人生来平等”的原则。平等在西方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 (二)不同的价值观 在中国,集体主义是我们奉行的价值观。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人们关注的是怎样维护社会的和谐。很多人认为,亲情是最稳固的关系。因此,亲属称谓语被大大泛化来称呼没有亲情关系的人。人们认为这样会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因为这样似乎让所有人都处于一个大的集体当中。 (三)不同的礼貌原则 通过适当的称谓语来显示自己的礼貌是一个维持人际关系良好的有效方式。然而中西方的礼貌原则并不相同。在中国,尊敬是一种很高的礼貌方式。人们常常通过“卑己尊人”来达到这样的效果。例如,在古代,人们用“尊夫人”来指称别人的妻子,而用“贱内”来指代自己的妻子。在西方,这种现象是不存在的。在西方人看来,平等就是最大的礼貌。 参考文献: [1]Samovar, L. A., et al. (1998).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San Francisco: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摘 要:中英文是从两个不同的文化背景发展起来的。所以,中英文称谓语存在如此多的差异也就不足为奇。只有当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对中西文化差异有更清楚的意识的时候才能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英亲属称谓语差异,尤其是更深刻地理解引起这一差异的文化根源。关键词:称谓语;差异;文化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112-01一、引言称谓语是语言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每一种语言因其文化背景不同而具有特定的称谓方式。尽管语言学家和学者对称谓现象作了很多研究,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中英文称谓方式差异的认识并不够清晰。这种认识的模糊性常常会引起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不快。Samovar(1998)认为,有效的交际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文化差异的认识上的。因此,对中英文称谓语的了解将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进行。中英文称谓语的差异体现在各个方面,其中又以亲属称谓语最为明显。二、称谓语的定义很多学者认为,称谓语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赵元任(2006)把称谓语分为称语和呼语。称语指人们直接用来称谓他人的词语;而呼语指人们提到某人时所用的词语。然而,田慧刚(1994)认为,从广义上来说,所有指代人、动物和物品的词语都是称谓语;从狭义上来说,称谓语指用来指称人的词语。本文仅从呼语角度对狭义的称谓语进行阐述。因此,本文中称谓语指直接用来称呼他人的词语。三、中英亲属称谓语对比汉英亲属称谓语都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两类;并且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它们的数量都是庞大的。但是,就称谓语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来说,英语是远远赶不上汉语的。(一)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语家庭就是中国人生活的核心。封建礼数和教义教会中国人将亲属间的权利和义务牢记于心。封建家庭中,长幼有序,内外有别。汉语中纷繁复杂的亲属称谓语不仅是辨别亲属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更是封建社会中等级观念的体现。通常说来汉语亲属称谓语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区分姻亲和血亲,里外有别。在汉语中,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是不一样的称谓语,但是在英语中只有一个“grandparents”。第二,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语年龄区分明显。在中国家庭中,每个人对家庭都有他应尽的责任。年长者承担照顾年幼者的责任,年幼者要遵从年长者的意愿。中文中“哥哥”、“弟弟”区分明显,但英文中只有一个“brother”。第三,中文的亲属称谓语比英语要复杂得多。(二)英语当中的亲属称谓语和汉语相比,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语在数量上要少得多。我们在中文中往往可以找到多个对等的英文称谓语表达法。另外,一些英语亲属称谓语在表明两人之间的关系上并不是很明确。例如单词“cousin”。当Lu 哲学成果 cy告诉她的同班同学她有两个“cousins”的时候,她的同班同学并不能够清楚地知道他们是男是女,比Lucy年长还是年幼。在西方国家,最典型的家庭模式是核心家庭,即只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家庭。西方的儿童从小就学会了依靠自己。因此,在他们长大之后独立自由的 社会科学期刊 思想观念便深深地印入了脑海。在一定程度上,亲情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四、中西方亲属称谓语差异的文化根源(一)不同的宗教信仰在中国,并没有一个宗教像西方的基督教那样盛行。因此,有人认为中国没有宗教。但事实上儒教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没有圣经,但四书五经严格规定了我们该做什么又不该做什么。儒家思想塑造了中国人的思想、性格和情感。儒家思想认为社会应该是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每一个人都属于特定的等级,人们应该在自己等级允许的范围内生活,安分守己。但在西方,基督教奉行的是“人生来平等”的原则。平等在西方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二)不同的价值观在中国,集体主义是我们奉行的价值观。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人们关注的是怎样维护社会的和谐。很多人认为,亲情是最稳固的关系。因此,亲属称谓语被大大泛化来称呼没有亲情关系的人。人们认为这样会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因为这样似乎让所有人都处于一个大的集体当中。 精神病学期刊 (三)不同的礼貌原则通过适当的称谓语来显示自己的礼貌是一个维持人际关系良好的有效方式。然而中西方的礼貌原则并不相同。在中国,尊敬是一种很高的礼貌方式。人们常常通过“卑己尊人”来达到这样的效果。例如,在古代,人们用“尊夫人”来指称别人的妻子,而用“贱内”来指代自己的妻子。在西方,这种现象是不存在的。在西方人看来,平等就是最大的礼貌。参考文献:[1]Samovar, L. A., et al. (1998).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San Francisco: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在美留学教育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