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已死”是谬论吗?

2023-04-23 10:32:29

近日出炉的一份《2011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海归起薪只有3000元左右,近五成人月薪不足5000元。与本土毕业生相比,海归已经无明显薪资优势,如今海归月薪上万者不到15%。有媒体甚至直接打出“海归已死”这样的标题。 这个标题有点夸张,但也不无道理。

在本世纪头十年的出国留学大潮中,体制外自费留学生占到总数90%以上,这一时期出国留学没有选拔标准,甚至连学费和语言的门槛都一降再降,学习优异者可以留学、投机钻营者可以留学、奋发图强者可以留学、家财万贯者也可以留学。

于是,留学生这个群体也成了三教九流的大杂烩。其中有不少留学生没有花心思在学习上,而是依仗父母有钱有势,在海外吃喝玩乐,没本事毕业,就花几十万买张洋文凭。

另外,留学目的国为了吸引留学生,也有意无意的降低毕业门槛,这使得许多留学生花了钱,努了力,也没有学到什么真本事。

这些或许是导致整个海归群体素质下降,薪资不高的原因,然而,据《解放日报》报道,海归回国薪资低还有另外一些原因,用“海归已死”来评价回国的留学生们,有失偏颇。

徐州师范大学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周棉说,“海归已死”这种看法,其实也是代表了当下部分人对近年来海归群体的失望心态。但以“死”来对海归整体素质加以评判,或以此描述海归回国后的整体待遇现象,恐怕失之偏颇。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经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 “留学生就应该是精英”去看待海归,实际上遮蔽了对这个日益庞大的特殊群体的具体分析。

在建国以前,包括改革开放之初,出国留学是少数人的事。无论是公派或是自费,留学生的数量、规模都无法与现在相比。当时是“物以稀为贵”,留学生归来普遍受到重视,待遇自然也很丰厚。

比如,后来成为著名外交家的顾维钧,当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论文尚未完成,就接到了民国总统府英文秘书的聘书;胡适一回国,就当上了北大教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归也是“抢手货”,回来的待遇也不错。

但改革开放至今,内地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已经超过60万人,仅 2010年归国人数就达13万人之多。面对如此大的就业量,哪有那么多的高级岗位“虚位以待”?更何况,“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有的海归是世界名牌大学博士,而有的仅仅是一般学校的本科生,且无工作经验,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他们回国后的待遇出现高低悬殊,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同时,它反映出在经历了前些年的海外“镀金热”、洋学历迷信后,我们这个社会正在回归理性,这未尝不是好事。

另外,周主任也认为,目前留学生整体水平可能不及民国时期,但也并不足虑,为什么?

首先,现在我们留学生的数量远远超过以前,基数越大,也就越有可能良莠不齐。

其次,民国时期的留学生主要到美、英、法、德这些最先进的国家去学习,但现在中国的留学生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整体受教育水平的不均衡。

还有,以庚款生为代表的留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清华派出的,在国内本就是优秀学生,再加上国外名校系统的专业训练,大都学有专长。

最后,再看时代背景,民国时中国人普遍文化水平低,文盲比比皆是,而如今国人平均受教育水平远非昔日可比。这么一来,也缩小了留学生群体与国民整体的素质差距。所以,认为留学生水准降低了,在某种程度上也许只是参照对比的标准变了。

周主任说,以我一个留学史研究者的眼光来看,如果与晚清的留学生群体相比,很难说现在的海归就不如他们。甲午战争后到辛亥革命前,中国赴日留学的有几万人之众,著名史学家费正清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留学运动”。

但其中各色人等都有,《留东外史》中有详尽描述。真正获得学位者寥寥无几,而清廷举行的几次考试,大批留日学生都是灰溜溜的。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晚清的留学运动,因为他们当中的精英也不乏其人,特别是涌现了一批对民族命运、发展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同样,对于今日之海归,要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原文来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在美留学教育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