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回忆影评【精选】

2023-04-23 10:30:52

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整理的杀人回忆影评,欢迎阅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亚洲电影的格局发生了巨变,香港电影走向极盛然后迅速开始衰落,日本电影随着大制片厂的倒闭,大师的一一离去也开始黯淡,反而以前默默无闻的韩国电影,开始逐渐大放异彩。期中陆陆续续出现了一批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力和口碑的作品,也诞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影人和导演。我向来不喜欢韩国的电影,除了少数例外,比如奉俊昊的《杀人回忆》。

这部电影和美国导演大卫芬奇的《十二宫》有一定相似之处,都改编自历史上真实的连环杀手的事件。令人毛骨悚然的华城连环杀人案,凶手从1986年到1991年间,陆陆续续奸杀了十名女性,却无影无踪,令警方难以追捕。到了2003年,刑事诉讼有效期已经过去了,凶手依然逍遥法外,即使抓到也已经徒劳。奉俊昊敏锐的抓住了这样一个事件,进行了出色的艺术加工,把这样一宗连环凶案,加入了更多隐喻和内涵。

电影就是从1986年的夏末开始,炎热的天气里,被奸杀的女尸一具接一具的出现在韩国简陋的乡下,当地警方无力,只能求助汉城。汉城来的苏与当地的仆两人开始合作,进行这宗历史罕见的诡异案件的侦破liuxue86.com。仆长期习惯于严刑逼供,怀疑谁就酷刑屈打成招,而苏则是受过良好训练的,冷静客观的开始追踪案件。可是,虽然排查了大量的线索,审问了大量的嫌疑人,无论野蛮的方式还是科学的手法,都依然奈何不了凶手。案件依然在不断发生。即使冷静的苏,也在慢慢的拉锯战与煎熬中失去了理性,开始变得疯狂和急躁。

当时,也正是韩国民主化浪潮最重要的时期,军政府的统治已经走入陌路,民众与军政府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社会动荡,人心慌张。当所有人的希望和努力都付诸东流,案件终于走入了死胡同,无力,无奈,痛苦,绝望的阴影终于成了那个时代所有人的记忆……

导演最大的成功就是巧妙的抓住了那个时代人们的集体记忆,那种共同的阵痛感。将连环凶杀和韩国现代民主运动两个不相干的事件在记忆上进行了捆绑,记忆交融,都是痛,于是如同化学反应一样产生了更加丰富的感官刺激和共鸣。警方在紧张的追捕凶手,电视里,大街上到处都是游行示威的人群,社会动荡,人心更加动荡。,他把这种刺激直接建立在了整个民族的意识深处。

当然,通过这些暴雨,凶杀,警方的无力也是在客观和微观的反映那个时代社会的动荡和秩序的崩溃,。礼乐崩坏,朝纲混乱,天下不安,所以各种沦丧的道德和凶念都趁着黑夜出来作乱,而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这个国家了,无力保证它的太平和安定了。所以,片头的字幕,刻意打出了一行小字,。所以,韩国恢复和平与安定之后,连环凶案也终止了。

影片里的警察局也是当时韩国军政府的一个缩影,对自己认定的罪犯实行定罪,不管真相如何,说你有罪就是有罪。专制和独断曾经维持了社会的稳定,但是,社会逐渐解冻,这种野蛮的方式开始接受世人的压力,警察局的被动其实就是彼时政府的被动。警察局无力去追捕一个小小的凶犯,被其摆布,其实也就是政府的僵化与末路。

所以,,也是影片的亮点之一。再来就是对这种悬疑色彩与无力感的表现,这又让我们想到了《老无所依》。通过三个嫌疑人的一一登场,汉城来的警官苏的理智和技能慢慢瓦解崩溃,而凶犯依然如同鬼魅一样悄无身影。

影片的开头和结尾都是那个凶案频发,但是表面上夕阳灿烂,金色而美好的茫茫麦子田。开头的小孩,从麦子上拿下一只蚂蚱来,蚂蚱的颜色,如同麦叶一样,其实就隐含的指出了凶手藏身乱世之中,如同这茫茫麦田里的蚂蚱一样,寻找起来,大海捞针,肯定是无力而返。结局的时候,早已转业多年的仆警官旧地重游,感慨万千,却从小女孩口中得知疑凶刚刚也来过同一个地方感慨,而那个疑凶的相貌,就是普普通通,人群里的他,如同麦田里的蚂蚱一样。

追捕凶犯,使尽浑身解数,还是力竭而不能,每一种手法,每一条线索,每一次希望,都在最后破灭,如同《十二宫》一样,只是这里,这种感觉更加直观。

苏所代表的冷静理智和仆所代表的愚昧野蛮,两种破案方式,也是两种价值观。却都无法找出真相,对于凶手所代表的这种巨大的未知,人力的小聪明,小能力,完全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小的线索不说,单单说三次对嫌疑人的追捕。苏警官这种现代科学的头脑,怎样被慢慢腐蚀和打败。

审讯白痴的时候,苏敏锐的就发现了仆的落后,以及抓错了人;当追捕那个妻子卧病而心理变态的工地工人的时候,苏的科学理性与仆的经验臆想都将他们引到了同一个点,却抓错了人;几经波折,苏已经开始烦躁和困惑了,与最后那个倔强的年轻人的对抗中,苏的理智彻底崩溃,他也用起了仆的野蛮方式,力图逼迫其招供,力图使自己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可是,迷茫的大雨中,他彻底无力的倒下了。

人的感性的经验也好,理性的推理也罢,都不能真正左右人的命运,不可控性,一直伴随着人们。那些小概率事件,那些细微的差异,就会将结果引入不同的归宿,大相径庭。打人成习惯的助手,会被一个白痴打残一条腿,又会偶然的感染破伤风而截肢;精心策划的红衣诱捕凶手,音乐追踪凶手,却都是自己单方面臆想出来的线索,跟凶手根本没有关系;昼夜跟踪疑犯,疏忽中疑犯消失和另一件凶案出现,看起来十分可靠,却也缺乏内部的有效关联,再次失控;哪怕偶然碰巧推测出了凶案的发生,但是动员所有警力,全城的防范,还是让凶手在死角里钻了空子;终于有了目击证人,那个傻子,却在万般关注之下,失去控制被火车撞死……无力啊,无奈啊,这种不可控和期望的差距,撕扯着人的神经,可这本来就是自然的规律。理智崩溃,经验失效,野蛮也徒劳,所以,凶案成了传奇,成了永远的谜。

很久没有连续两遍看同一部电影了,这让我想起大学看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记得当时碟片画面不清晰、声音模糊、再加上剧情沉闷,整整4个小时的电影我却连续来了两遍,现在想来真是非人的壮举,大学里旺盛的精力让今天的自己都望尘莫及。

这天,我本来只是想找一部正经的悬疑、惊悚、罪案、动作、黑色、暴力、cult片,期待里面火爆、血腥的镜头来刺激一下我近来麻痹的神经。可是看完这个电影反倒让我更加的麻木,然而又恰恰是这种麻木感燃起了我再看一次的勇气。说麻木是因为我的期待落空,一种失落无聊的情绪油然而生。可是当这种情绪缓缓沉淀,慢慢地拼凑之前模糊的片段,当它们串联起来,我恍然间明白,这个没有答案的故事结尾不正是影片的意义所在吗?

这是一个以司法公正(不知道这个用词恰不恰当)问题探讨人性的电影:当一切现象都指引着人的情感相信他是唯一可能的凶手,却找不到一个直接有力的证据来将犯人绳之于法以维护司法的公平公正时,深陷剧情中的主人公该如何决定自己的行动?感性和理性的碰撞瞬间让我质疑自己的判断力。电影中的两个主人公也正是在这种矛盾中纠结,并最终导致了人格的异化。

可以说两个主角的人生观是完全相反的。朴探员说:“在韩国,我们破案是靠我们的两条腿跑出来的。”这不正是尚未发展起来,正落后的韩国最基层警察的现实工作状态吗?他们蛮横、独断、粗糙的办事风格正好与从汉城来的,学习过前沿知识的苏探员形成了对比,他知道分析、推理演绎、冷静客观。似乎我们只有寄希望于苏探员才能找到一个合理公正的答案。可是当一切“直接”的证据都不可预知地化为乌有,被愤怒的情感充斥的他尽然忘记了自己原来的身份,向嫌疑犯举起了手枪。在苏探员扣动扳机的前一秒,他问嫌疑犯朴兴圭:“是你杀了她们吗?”难以想象这时候他的心理是如何的挣扎,他似乎在祈求趴在跟前遍体鳞伤、毫无反抗之力的朴兴圭亲口告诉他那个他唯一相信的答案,他已经化身为像佐罗一样法制无法制约的正义使者,他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可是当朴兴圭说:“是,是我杀了她们,这就是你想要的答案吗?”苏探员顿时失语了,这里人性的刻画真是太深刻、复杂了,这就是人的真性情。

再看朴探员,他和苏探员恰恰形成了互补。他的一句话安排的非常有心意,贯穿了电影的始终。“我的双眼可以读懂人,这就是为什么我能吃警察这碗饭,别人都说我有一双巫师的眼睛”。他要求每一个嫌疑犯都要直视他的眼睛,这样他就能发现真正的凶手,可是当他第一次面对朴兴圭,他就迟疑了。最后当他夺下苏探员的手枪,抓住朴兴圭的衣领最后一次直视他的双眼时,他说“妈的,我不知道……”这一刻,他已经被自己的理智战胜了,他松开手推开朴兴圭说:“滚吧,你这个杂种。”可笑的是最后他连自己儿子的眼睛都猜不透。那么既然“司法公正”存在漏洞可作质疑,人的直觉有可以相信吗?我们又应该相信什么?理智与情感的抗争是无法在这里找到答案了。

电影的结尾非常有意思,已经下海经商的朴探员再一次回到十多年前的案发现场,偶然遇见了一个在此目睹过凶手真容的小女孩。断案多年的他直觉地问小女孩:“你记得他张什么样吗?”小女孩说“普通,就是很普通。”看似简单的回答道出了电影结局压抑的根源:真相就在眼前,可是你永远也触碰不到。

朴探员缓缓地转过脸,他的眼眶已经湿润,从中我看到了无力和绝望,也使我再一次让我陷入迷茫。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在美留学教育专业网站